Search

【#有效的防蚊措施這樣做,#防蚊產品這樣挑】

『只是去個公園,回來腳就變成這樣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#有效的防蚊措施這樣做,#防蚊產品這樣挑】

『只是去個公園,回來腳就變成這樣了😭』

👆孩子因為一直抓一直抓(拍照當下也忍不住在抓),整晚夜不成眠,被媽媽帶來門診。

『我幫他塗了ooo防蚊液,很有名的、有天然精油成分的,結果還是被叮成這樣!』

👆這是門診中主訴孩子被蚊蟲叮咬的家長常常跟歐醫師說的話。

其實主打精油成分的防蚊產品不是不行,而是 #效果難以證實。

甲之蜜糖,乙之砒霜。

別人用了有效的,常常不見得適合我們,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驗,對吧?

#防蚊最大的目的應該是預防疾病透過蚊蟲傳播🦟

例如登革熱—台灣無疫苗,每年夏天的頭條新聞主角都有它

例如日本腦炎—台灣有疫苗,兒童公費、成人自費

例如瘧疾—台灣暫時沒有這個疾病的風險

#防蚊產品要看主成分

#實證上有效果的成分主要有3種:

🟠敵避 DEET

優點:歷史悠久、*2個月以上小孩可以用(10~20%)、可以直接塗抹在皮膚上、防蚊效果好

缺點:有顏色、觸感較油、兒童可用濃度低(時效短、需補擦)且可能有皮膚刺激性(要局部試用ok了才大面積塗抹)

🟡派卡瑞丁 Picaridin

優點:無色無味、觸感較清爽、*2個月以上小孩可以用(10~20%)、安全性高(孕婦、蠶豆症可用)、防蚊效果好又長

缺點:兒童適用較低濃度的產品(外出時間長就需補擦)

🟤IR3535

優點:安全性高、對環境友善、*2個月以上小孩可以用

缺點:防蚊時效較短(看濃度,約1~4小時,需補擦)、台灣販售的商品比較少

#訂正補充:PMD (Citriodiol/Citrepel)

優點:有些產品中的PMD是由「天然精油」提煉而來(感覺很符合大家喜歡的「天然ㄟ尚好」原則?)

缺點:防蚊時效較短(看濃度,約1~4小時,需補擦)、3歲以上兒童才能使用、蠶豆症患者不建議使用

#防蚊產品使用注意事項⚠️⚠️⚠️

🟠避開眼唇、有傷口的地方不能抹

🟡戶外活動時間長時,記得補擦

⚪️兒童用需注意合適的濃度

🟤購買有許可證號的產品

⚫️先抹防曬再擦防蚊液

記得先抹防曬

記得先抹防曬

記得先抹防曬

🔴不建議兒童使用防蚊液噴霧

因為目前我還沒看到有關「吸入防蚊成分顆粒對發育中的肺部是否有害」的安全研究報告

孩子的肺部還在發育,謹慎起見還是別吸入不必要的化學物質吧❗️(其實防曬噴霧也不建議)

所以歐醫師一律建議:不要直接對著孩子的手腳噴灑,最好是用滾珠瓶、乳液式的

➡️用抹的,不論防曬還是防蚊

#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怎麼辦

✔️發作時不能直接抹防蚊產品

建議避免早上9點前後、傍晚5點前後出門,因為這時候是蚊蟲🦟出門開趴的時間

✔️穿著透氣排汗的、淺色的長袖長褲

兼具防曬效果,避免正中午時段也能減少流汗💦對皮膚產生的刺激

✔️可以使用合格的環境用驅蚊產品

不能抹身上但是可以噴灑於紗窗紗門上、或是外出的推車上,「環境用藥防蚊液」其產品標示為「#環署衛製」或「#環署衛輸」

✔️定期居家環境檢查,避免病媒蚊孳生

花盆底部、閒置的輪胎/容器等,不要有積水

#參考資料:
https://pse.is/SCRP9
https://pse.is/TGV8V

#有勘誤歡迎留言
#此篇歡迎分享
#歡迎tag您的親友看看防蚊措施

❤️感謝家長同意照片使用於衛教文章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歐醫師是兒科專科醫師,在診間愛衛教,下診後愛學習也愛運動。 身為學習者所以體會到家長在育兒之路的不容易(大家都是初學者~),決定用較淺顯易懂的白話文跟大家衛教。 使用的媒介有:FB, IG, Podcast,希望能幫助爸爸媽媽們在育兒的路上更輕鬆 ^_^ 也請記得關照自己、跟寶貝一起健康成長 <3 ~我的經歷~ 柚子小兒科診所 主治醫師 台灣氣喘學會氣喘 專科醫師 兒童發展與健康篩檢 認證醫師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醫師 台灣兒科醫學會 小兒專科醫師 前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科總醫師 前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小兒科急診醫師 Podcast: Apple Podcast https://podcasts.apple.com/podcast/id1527859146 Google Podcast https://pse.is/38b65e 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r.emilyou/
愛衛教的兒科女醫,2017年創了粉專用來分享兒科知識、診間小故事、恐怖的家庭醫學(誤)、學習心得、圖文不符專用的運動照。 為了病人的健康及安全,恕不回答現上問診題喔!
View all posts